站在东营市黄河入海口处,一望无际的黄河滩涂无比壮阔。也许大家不会想到,这里也是治理互花米草的“战场”。
近日,新黄河记者跟随“世界遗产保护山东记者行”宣传活动走进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下称“保护区”),作为侵略性、繁殖力、生命力强的外来入侵物种,互花米草在该区域已经被清除殆尽。4年的时间内,保护区采用翻耕的方式治理互花米草13.1万亩,清除率达99%。
车辆行驶在保护区内,窗外片片蓬勃生长的芦苇随风摇曳,道路尽头,一块刻有“胜利油田垦东12”的巨石映入眼帘。昔日胜利油田的开采区,如今已成为治理互花米草的主阵地。距离巨石不远处,一排展示栏内的照片,“诉说”着这片区域曾经的样子——绿油油的互花米草将大片区域“占领”,仿佛大草原一般。“互花米草可以固滩促淤,保护堤坝,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,但蔓延开来后,会挤压本土生物的生存空间,导致鸟类无法觅食,危害巨大。” 保护区规划建设科负责人周立城介绍。互花米草生长到两米,根系深度将近一米,每平方米植株大约200—500株,而且其产生的种子数量也多,每株最多可产生600多粒种子,繁殖能力极强。
根系深加之繁殖能力强,这给互花米草的治理带来不小困难。2020年起,东营市投资超过5亿元开展互花米草治理工程。根据环境的不同变化,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方式。在低潮滩,采取刈割治理技术;在中潮滩,采取“刈割+围淹”治理技术;在高潮滩,采取“刈割+翻耕”治理技术。“因为整个区域面积特别大,大家为了尽快清理, 往往要在渔船上待10多天时间,要是遇到天气不好,则会更加困难。”提起互花米草的治理过程,周立城感慨道,一开始治理的时候,没有专门的设备,他们就用旋耕机,但作业区域坑洼不平,还有沟,一不注意就会连人带车翻倒在地。
“为了提高清理效率,我们白天作业,晚上就讨论如何改进设备。经过反复研究,把旋耕机的履带加宽了20厘米,刀片也做了相应减少。”周立城告诉新黄河记者,随着设备的不断改进,清理效率也大幅提升。根据监测评估结果显示:在互花米草治理区植被清除比例达99%以上,底栖生物种类增加了27%,平均密度增长80%,平均生物量增长50%。今年春季,在项目区发现丹顶鹤137只,黑嘴鸥等鸥类8000余只,鸻鹬类约2万只。鸟儿越来越多,生境越来越好,生物多样性越来越丰富,保护区已然成为名副其实的候鸟栖息地世界自然遗产。